綠基會通訊第23期:工業廢棄資源物再生

2011年 1月出版

簡介

編者的話:德國麥克.布朗嘉在「從搖籃到搖籃」(Cradle to Cradle)書中提到:工業革新後地球上除原有的生物養料循環外,又多一個工業養料循環,並希望所有產品設計及原料都能融入這兩種新陳代謝系統,讓資源生生不息。全球資源在人類近幾十年來過度開發與使用下,已逐漸匱乏,尤其是與產業依存度高之石油存量已不足50年,追求資源永續利用與發展,成為維繫人類未來經濟活動之重要關鍵。此外,依據麥肯錫研究報告指出,資源再生被視為屬低成本且較具減量效益之方式。因此,世界各國皆以「資源有效利用」作為環境政策的新方向與環保施政重點。

工業廢棄物種類多及成分複雜,如何將其轉化為提供各產業作為替代原物料之新資源,使資源得以循環再生於產業間,邁向資源永續發展之循環型社會,資源再生產業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近10年來政府積極致力於推動並輔導產業將廢棄資源物再生轉換成新資源,促使產業朝向綠色生產,以提高各產業綠色競爭力及減少自然資源的浪費。國內工業廢棄物再利用率已由91年之56%大幅提升至98年達77.2%,再利用量達1,122.4萬公噸,

產業綠色生產為產業永續發展之重要關鍵,資源再生產業為產業發展綠化不可或缺之重要關聯產業。本期將就評析目前工業廢棄物再利用量能與資源再生對溫室氣體減量效益,以及本會輔導工業區污水處理廠污泥資源化案例作系列介紹,提供讀者參考運用,期能促使各界共同努力促進廢棄資源物之再生,使資源循環再生於產業間,進而開創資源永續利用之社會。

全文
  1. 專題:工業廢棄物再利用量能評析
  2. 專題:資源再生對溫室氣體減量效益評析
  3. 專題:工業區污水處理廠污泥資源化案例探討
  4. 法律櫥窗:國際環保條約
  5. 活動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