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管理 製造業

半世紀老廠變身 三管齊下推動節能計畫

發布日期: 2024.05.06

現況分析

以食品業起家的工廠,除了嚴格把關食安,對環境永續也投入很深,這座大園廠便大有來頭,在2017、2018年分別取得綠建築標章與綠色工廠標章,不僅是台灣第一家獲得綠色工廠標章的食品業,至今仍是國內唯一。 即便通過綠色工廠認證,在硬體方面做了很多,但是在軟體方面,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尤其當節能成為全球趨勢,能源管理成為一大挑戰,受限於廠內機台及系統老舊,能源使用的數位資訊蒐集不易,過去得靠人工抄表,不僅費時費力,也無法及時掌握能源管理資訊。因此向外尋求專業協助,讓半世紀老廠大變身,導入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但在管理系統建置完成後,又面臨另一個難題,龐大的系統資料蒐集和分析,非人力所及,必須朝數位轉型方向發展。

◆ 改善情形

於是在2021年,導入工廠智慧化EMS能源管理系統,真正邁向能源管理的數位化轉型。透過整體的能源盤查,揪出耗電兇手。由於食品業特性使然,對環境要求極為嚴格,溫度都要控制在15度左右,才能確保產品品質。經盤查後發現,工廠最耗能的設備就是冷凍空調系統,占總用電量四成以上。 於是從重大耗能設備的能源使用流向著手,包括冷凍空調、殺菌釜、烤爐等設備,客製化建置屬於大園廠的「能源績效監視系統」,目標是:在能源系統上,掌握單位耗能指標;在產品生產上,掌握單品耗能指標。整個節能計畫從三大方向切入。首先,在主要的能源使用設備及系統上,分階段裝置數位儀表,即時蒐集能源使用資訊,不再像以前依靠人工抄表,在2021年已完成第一階段50%的裝置工作。

◆ 改善成果

在重大耗能設備的單位能耗指標上,從最耗電的冷凍空調設備改善著手。過去大園廠的冷凍空調設備隸屬於一個大系統之下,共用能源總表,無法個別掌握冷凍、冷藏、空調設備的用電狀況,「就像連體嬰一樣不能分割。」 於是將大園廠的冷凍空調系統重新規劃,把冷凍、冷藏、空調設備分別獨立出來,不僅方便各自量測,也能導入更節能、高效的變頻設備。整個系統的大改造分兩階段進行,第一階段先分割空調系統,在2022年底完成改善,空調系統運轉單位耗能由改善前的2.57kW/RT,減少至改善後的0.72 kW/RT,節能績效達24%以上。